国际复材深耕玻璃纤维产业,其营收在2024年上半年达34.78亿元

一、主要业务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玻璃纤维产业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专注于无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矩阵涵盖粗纱、细纱及各类复合材料制品,形成“矿物原料+玻纤纱+玻纤制品+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汽车轻量化、电子通信、节能建筑等领域。

2024年上半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2024年上半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发展优势
“十四五”期间,公司以《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渝委办发〔2023〕13号)为指引,积极融入重庆“33618”发展战略,抢抓绿色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基建、节能建筑、电子通信等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矿物原料+玻纤纱+玻纤制品+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产业生态体系,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从原材料开采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完整闭环。
2、创新引领优势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材料与化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重庆市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DNV认证认可的风电实验室、玻璃纤维研究开发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海智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及引智平台。公司重视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传承,在风电叶片、工程塑料、电子电器和电力绝缘等领域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品,部分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3、品牌文化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的三大玻纤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坚持差异化、高端化的产品竞争策略,紧跟市场需求,在异形玻纤、风电叶片高模玻纤、聚氨酯风电叶片专用纱及织物、无硼无氟环保型ECT玻纤、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用热塑性玻纤、5G高频通信低介电低损耗玻纤、耐化学腐蚀玻纤、特高压电力绝缘制品用玻纤等产品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产品质量优异、品种结构丰富,产品配套升级响应迅捷,已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认可度。

科目(亿元)

2024年上半年

2023年上半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85

2.1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41

-5.9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36

-0.24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获取更多玻璃纤维行业信息,可参考我们最新发布的《全球及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规模分析及市场发展趋势调研》。

商务联系

超越挑战,未来可行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