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细分方向。
二、经营状况分析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下降22.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86.8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85.26%。公司实现正极前驱体产品销量约1.60万吨,与2022年销量基本持平。2023年销量按季度来看,呈现前低后高、逐季改善的趋势,一季度销量为全年低点,二、三、四季度环比分别实现约23.48%、25.41%、79.07%的增长,尤其下半年,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水平。其中,锂电材料方面,公司进一步突破高电压平台,成熟开发NCM7系4.45V超高电压产品,保持细分领域龙头地位;钠电材料方面,公司大力拓宽客户渠道、积极挖潜应用场景,全年实现数十吨级前驱体产品出货,位于行业领先水平。
单位:亿元
科目 | 2023年 | 2022同期 | 同比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0.19 | 1.46 | -86.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0.17 | 1.14 | -85.26 |
注:以上2023年年度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基础研发和应用转化。目前,公司已掌握窄分布单晶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一次颗粒排列方式可控技术、高活性花瓣状三元前驱体制备技术、前驱体湿法掺杂技术等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在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领域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使用公司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烧结而成的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公司在多晶型高镍三元前驱体领域亦完成产线认证,实现量产和批量出货,产品获得下游客户认可。公司参与研发的“难处理镍钴资源材料化增值冶金新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优势
公司拥有丰富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制备技术。公司产品性能优异,具有品质稳定、元素比例控制精准、磁性物质含量低、杂质元素控制效果好的优势。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先进,公司的半连续法生产工艺具有单釜产量高、反应速率可控、一次形貌可控、产品微粉少的优势。
3、卓越的研发团队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及研发团队建设,构建了成熟的研发体系,并与中南大学等学术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紧密,基础科学研究扎实,能够实现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具备切入新能源材料行业其他先进领域的技术潜力。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以多重专业背景的研发人员为基础,以外部特聘专家为补充,构建了成熟的研发体系和完备的人才队伍。同时,公司研发团队与销售一线、生产一线人员密切合作,组成了以基础研发、应用研发、成果转化三步走为核心架构的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机制。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宝在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4、客户供应链深度介入优势
随着下游终端客户对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核心指标要求的日益提升,正极材料厂商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即与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就产品的设计性能、控制参数等诸多方面进行协作,从而形成上下游供应链在技术、生产、购销方面的深度合作。因此,主流正极材料厂商对前驱体供应商大多设有严格且复杂的认证程序。在此产业模式下,前驱体产品需要针对客户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设计和生产,并完成客户对产品性能的测试和验证,行业具有较高的客户准入门槛。公司技术人员在客户产品的设计早期即与客户开展密切技术交流,并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技术咨询和服务。基于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公司与厦钨新能、广东邦普、巴斯夫杉杉、长远锂科及钠电头部企业等多家知名正极材料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关系,合作稳定性高。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