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设集团以“让世界更通达、让城市更宜居”为使命: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为55.28亿元

一、主要业务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有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综合检测、数字及智慧业务、低碳及环保业务、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

2023年上半年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二、经营状况分析

2023年,面对各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以提质增效、稳中求进为目标,重塑业务体系,创新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落地,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33%,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2.92%,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总体运行平稳。

单位:亿元

科目 2023 2022同期 同比变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4 6.84 2.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86 6.57 4.42

注:以上2023年年度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综合能力

资质高、专业全。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并在主板上市的工程咨询公司,拥有工程行业各领域最高等级资质,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的企业。公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已取得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AAA+级认证。链条全、业绩广。公司可提供从综合规划、项目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参与设计了超过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5,000公里的干线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主持或参与设计了300多座特大型桥梁,其中7座为跨径超过1,000米的跨江大桥,以及70多座城市景观桥梁;设计了约3,200公里的四级以上内河干线航道和沿海航道,各类船闸80余座,完成了200余项码头工程及百余项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的设计咨询任务;承担了1,000多公里铁路设计。

2、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强。公司先后荣获科学技术奖306项,设计和咨询成果奖1,041项,其中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项。同时,公司建立了“开放引智、激发创新”科技研发创新制度,并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为未来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活力。科技平台覆盖广。公司目前已拥有共有18个部、省级科技平台,包括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公司结合创新技术研发合作,着力构建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高校、院士科研团队、信息科技头部企业等创新资源的优良生态圈,目前和包括中国工程院、中国公路学会、国家科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中电28所在内的30多家机构建立了常态化创新合作机制。明晰创新产业化路径。公司成立华设创新产业研究院,瞄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集团核心业务产品线,成为持续引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科技战略力量,形成“市场洞察—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培育集团新业务生态,打造集团未来可持续增长核心引擎。

3、人才能力

人才质量、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瞄准构建“精准选配、赋能成长、有效激励”三位一体的人才管理机制,围绕公司“数字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优化。截止2023年6月底,集团员工6,5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共2,16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集团员工总数的88%。拥有正高级职称164人,高级职称1,288人,中级职称2,176人,中级及以上占比56%。数字化人才逐年提高,现有约500人,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4、治理能力

围绕“高质转型,基业长青”,瞄准“规划设计作为入口的创新企业平台”的目标,不断完善战略规划体系协,基本形成了“战略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重点计划”的战略规划体系架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突出了战略目标引领和责任主体落实,强化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内控过程管理要求,依托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推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分包采购等公司管控系统集成,促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同,实现风险内控体系与业务信息系统有机融合。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商务联系

超越挑战,未来可行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