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业务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有污废水资源化产品生产与销售、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运维技术服务、装备产品(新水岛)销售、水厂双胞胎软件服务销售、同城同网水质保护业务等。
二、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7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6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1%。2023年公司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稳步推进“资源化、产品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加强研发创新力度,实现多项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单位:亿元
科目 | 2023年预测 | 2022同期 | 同比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0.7 | 0.77 | -8.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0.68 | 0.73 | -7.71 |
注:以上2023年年度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化/产品创造市场新需求
公司作为环境行业产业化实践的先行者,通过改革创新,依托公司10余年的智慧化积累及丰富的项目工艺经验,以产品思维彻底颠覆传统水厂的工程模式,不断进行功能迭代升级,将全厂的设备、设施和构/建筑物集成为一个产品化的智能机组,将产品集成度提高到极致,将建设流程简化到极致,采用工业产品的制造理念和过程,集成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模块化组装,实现水处理厂的装备化交付、智慧化生产,占地小、可移动、智慧生产、无人值守,让水厂建设不再贵、运营不再难。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能力的复用性和可移植性,将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规模效益。新水岛应用场景丰富,加速市场空间释放。
2、持续迭代的核心技术
公司依托原有的“膜通用平台装备技术、膜系统应用技术、膜系统运营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围绕着“资源化、产品化、数字化”战略,经过持续研发和技术迭代,在原有膜通用平台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将资源化技术中的核心设备—膜设备进行了“产品化”开发,在建造及管理方面对膜运营技术进行了“数字化”升级,降低了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从而使水深度处理及污废水资源化更加具备商业可行性。在“资源化”方面,公司加强了预处理工艺、浓水处理工艺以及膜防污染技术的研发,形成了臭氧催化氧化耦合生物处理技术、臭氧尾气利用、结晶除硬、抗污染反渗透等技术,实现了工业废水反渗透尾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这些技术均具有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显著效果。膜通用平台装备技术、膜系统应用技术、膜系统运营技术三大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在业务领域更具竞争力。
3、资源化商业模式创新
公司2007年推出的PIPP以水养水、2017年推出的蓝色生态园等商业模式,在常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BOT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等市场主体要素,以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价值作为主要投资和项目开发的依据,在为政府提供水处理服务的同时,通过将回收物质以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出售给工业企业,获得核心技术溢价,实现长期稳定投资收益,使得公司、工业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4、研发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和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增长,现有研发设备满足研发需求,研发体系也较为高效完善,具备持续创新能力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和潜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设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确保研发体系的有序运行。研发中心负责研发立项,组织研发项目实施,形成内部技术规范,申报知识产权,以及对研发成果的持续改进。
5、市场地位及品牌优势
公司十多年一直专注于水深度处理及污废水资源化领域,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以及公司综合实力,已积累了大量的膜项目业绩和经验,包括供水和污水、污废水资源化、市政和工业、国内和国外等方面。在资源化领域,公司采用双膜技术(超滤+纳滤/反渗透)将市政和工业园区污废水深度处理并生产出优质再生水,作为工业企业新生水源,公司综合技术与实施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公司于国内率先实施了纳滤膜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累计处理规模超50万吨/日。公司承接了国内首座规模20万吨/日以及10万吨/日的纳滤膜技术饮用水厂,在大规模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膜法市政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公司是国内几家具有20万吨/日及以上处理规模的超滤膜水厂业绩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