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业务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支撑、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为驱动、技术标准创新为引领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电器及其相关衍生领域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质量技术服务、电气装备、成套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等四大业务领域。
二、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1亿元,同比增长9.91%;实现利润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18.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19.3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3.37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7.4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9.17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9.59%。公司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市场开拓,持续推进各业务板块深耕拓展与协同合作,整体经营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遇,装备类业务在执行项目金额持续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单位:亿元
科目 | 2023年预测 | 2022同期 | 同比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4.09 | 3.63 | 12.5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72 | 3.11 | 19.31 |
注:以上2023年年度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长期积淀的优秀文化
公司自成立以来,肩负着服务国家、行业所需的使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砥砺奋进,经过对长期积淀的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优秀的“和、专、实”企业文化,构筑成中国电研人才团队的精神底座和精神纽带,凝聚员工共创、共享、共担,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确保公司事业常青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软实力。
2、领先的技术及研发能力
公司由国家级研究院所转制而来,长期围绕电器及相关行业开展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品技术开发,在相关行业理解、研究条件、研究成果、技术及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体系和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在标准规范、检测评价、系统集成、电能转换、先进控制、环保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主持完成了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进步奖项。
3、突出的技术标准创新能力
技术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公司一直致力于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公司建有16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11个国家标准平台以及1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国家标准委首批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及首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单位,拥有大量标准领域专家,其中IEC注册专家30余名;共有3名标准化专家获得IEC1906奖,1名获IEC托马斯·爱迪生奖。自2010年以来,公司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超过600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包括家电行业中首个由中国牵头制定的IEC国际标准“IEC62863:2017”等多项“首个”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助推行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4、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深耕电器产品生产技术、质量评价、基础材料等质量提升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各业务板块合作、协同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为客户提供电器产品质量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包括标准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厂规划、装备制造、涂料涂装、检验检测、诊断(失效分析、缺陷分析)、改进(标杆对比提升、品控体系建立等)、认证推优的“全链条”服务,具有整体竞争优势,并不断完善在智能汽车、能源装备、医疗健康等领域产业的服务能力,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5、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公信力
品牌和公信力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关键之一。公司业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六十余载对品质理念的不懈坚守,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及创新能力、良好的服务质量、规范的管理模式,公司已在各业务的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公信力,拥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坚持打造自主品牌,致力于将“中国电研”打造成世界级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并顺应业务同核多元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实施品牌细分,打造了“威凯”“擎天”子品牌,得到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