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川仪股份: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13亿元

一、主要业务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系统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除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外,公司还开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进出口等业务。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历年营收情况

二、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把握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和重大工程领域自动化装备安全自主可控需求,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智能调节阀、智能压力变送器等主力产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强化技术创新,狠抓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持续提升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公司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50亿元,增幅16.95%。全年预计实现利润总额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1%。全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5%,主要是收入规模增长增利、被投资单位效益增长增加投资收益所致。

单位:亿元

科目 2023年预测 2022同期 同比变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32 5.79 26.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4 5.29 20.95

注:以上2023年年度预告数据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的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经审计后的2023年年度报告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多产品布局和多应用场景覆盖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综合型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研发制造企业,产品体系齐备、业务多维发展,针对不同下游市场特点推出适配的产品品类,能够快速响应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公司具备完整的工业测量、控制与执行装备产品体系,以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为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市政环保、轻工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下游行业提供关键仪控装备及服务,并协同发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等业务。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公司不断深化技术、产品、服务布局,构建了涵盖“管、网、端”三个层次的工业物联网技术产品架构,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化生产与运营,并依托坚实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持续推出智慧安全、智慧水务等系列工业智能解决方案

2、立体化营销体系和不断增强的品牌势能

公司拥有业内规模领先的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及重点客户群体,逾千名销售及服务工程师深耕市场一线,着力为客户提供从需求导入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优质服务。公司继续深化客户合作,积极承接国家及行业重点项目,以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先后荣获“中国自动化+数字化50强品牌”“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TUEELI”、中国石化“2022年优秀执行机构供应商”“2022年易派客阀门专区深度合作奖”、中国宝武“2022年度优秀供应链合作伙伴-卓越贡献奖”、中国化学“优秀供应商”“华龙一号供应链联盟会员单位”等褒奖。

3、全流程创新体系和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

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公司下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重庆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户、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1户,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公司按照“应用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战略布局,不断夯实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升级组建川仪研究院,构建支撑“创新领先、产品卓越”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创新成果迭出,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流量仪表、智能执行机构、智能调节阀、温度仪表等产品技术性能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0余项产品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新能源等领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14项产品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填补国内空白。公司组织实施国家级、省部(直辖市)级科技项目27项,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修订10项,新增一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累计有效专利增至881件(其中发明专利290件)、软件著作权228项。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荣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

4、数智化生产和持续进阶的生产能力

公司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围绕“数智川仪”工程建设,推进生产制造智能化,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特性,探索形成具有川仪特色的智能工厂“业务数字化”架构理论,通过搭建“数智”基础平台、塑造“数智”业务全流程,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精益生产及智能制造能力。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应用OA、SRM、ERP等多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过程协同效能,赋能企业提质增效,先后获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智能制造TOP100、重庆十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多项荣誉。目前,公司已建成41条智能生产线、7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2个重庆市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其中,报告期内新增1条智能生产线、1个重庆市数字化车间,1个在建智能现场仪表创新示范智能工厂,智能调节阀、智能压力变送器等产品产能提升20%-37%

5、市场化选育和厚积薄发的人才动能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符合企业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科学育才,构筑后备人才库,通过华为培训营、“菁鹰人才”计划、骨干员工学历进阶等多种途径,多方提升员工素养,构建人才竞争优势。公司大力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育计划,引进传感器、光纤传感测量及光谱分析、电气装备、金属功能材料等领域技术专家,新进员工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0.8%;川仪流量仪表分公司磁浮子液位计研发项目组荣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称号、5名高技能人才入选重庆市首批“新八级工”特级技师、总经理吴正国荣膺中国自动化+数字化年度产业领军人物、国家级技能大师刘平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青增泰荣获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获取更多制造业行业信息,可参考我们最新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整体及细分市场规模展望报告 》。

商务联系

超越挑战,未来可行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