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业务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在海内外均有布局制造基地,国内主要分布在浙江横店、江苏泗洪等地,海外分布在印度和越南。
2023上半年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二、市场地位
磁性材料产业具有年产22万吨铁氧体预烧料、16.2万吨永磁铁氧体、5万吨软磁、2.5万吨塑磁的产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生产企业。
新能源产业具有年产8GW电池、7GW组件和7GWh锂电池的内部产能。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
公司建立了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汇集2600多名研发技术人员。
期间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所加强了产学研合作和技术交流。
截至当前,累计获得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浙江省专利金奖、1项浙江省专利优秀奖;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46项,其中国际标准15项、国家标准12项;有有效专利1559件,其中发明专利679件。
2、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
公司以浙江横店为中心,先后在海外设立了多个营销基地,并建立起本地化的营销团队,产品已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收入占比超60%。
3、品牌优势
公司光伏产品在欧洲分布式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占有率,是全球首批获得低碳认证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2018—2023年连续六年获 EUPD Research“顶级光伏组件品牌”,2019—2023年连续五年位列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一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2021年—2023年获PVEvolution Labs“全球组件最佳表现制造商”,2021—2022年全球太阳能产业Altman-Z评分TOP3。
且深耕磁性材料行业四十多年,以横店东磁为龙头的磁性产业集群被誉为“中国磁都”。
此外,还获得Bosch亚太区最佳供应商、Bosch全球最佳供应商,并多次被Brose、Panasonic、Eaton、Nidec等客户评为最佳供应商。
四、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6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2亿元,同比增长52.03%。
单位:亿元
2023上半年 |
2022上半年 |
同比增减 |
|
营业收入 |
102.46 |
93.69 |
9.35% |
营业成本 |
78.91 |
78.08 |
1.06% |
销售费用 |
1.27 |
1.25 |
1.65% |
管理费用 |
3.27 |
2.13 |
53.88% |
研发投入 |
5.25 |
4.60 |
14.26% |
在经营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磁材新能源协同发展,助力公司高速增长
磁材产业:2023上半年,实现收入18.22亿元,出货9.2万吨,出货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均价下降则使得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器件产业:实现收入3.6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其中振动器件以手机领域为主,故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降而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加大了振动马达在非手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力度,振动马达在智能汽车中的使用量有所增长。另外,硬质合金在大规格顶锤产品上竞争优势明显,并在开发刀片、石油片、地质片等复合片新产品,同比收入和盈利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
光伏产业:实现收入67.97亿元,同比增长15.95%,电池外销约1.2GW、组件出货超3.3GW,组件出货同比增长50%。除此之外,在欧洲市场出货保持了较高增长的基础上,日韩和国内市场实现了翻番以上增长,澳州、印度、拉美等地区市场拓展初显成效
锂电产业:实现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15.45%,锂电池出货1.4亿支,同比增长36%。期间,随着6GWh高性能锂电池项目的产能释放,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2、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奠定公司发展后劲
公司研发支出5.25亿元,占当期收入的5.13%。先后有10多项省级新产品认定,其中国际先进4项,包括“G12大尺寸高效单晶PERC电池研发”“新能源汽车11KW以下充电设备用铁氧体产品”“新能源助力刹车系统传感器”“磁导率160纳米晶磁芯材料开发”等。
基于上,获得授权专利129件,其中发明专利51件;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
此外,还取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浙江省首个同时通过国际汽车电子委员会标准(AEC-Q200)和中国国家标准(GB/T2423)认证的环境类可靠性试验实验室。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