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业务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磷矿石、黄磷、精细磷酸盐、草甘膦系列产品、有机硅系列产品、二甲基亚砜、电子化学品、肥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集成电路、汽车、建筑、化学等领域。
二、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年度,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0亿元到14.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05%-76.76%,主要是: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公司农化板块及有机硅板块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草甘膦原药、有机硅DMC等产品销售价格、产销量同比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导致板块盈利水平明显下降。但三季度以来,农化板块市场行情逐步回暖,产品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带动公司经营业绩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明显增长。
单位:亿元
科目 | 2023年 | 2022同期 | 变动比例(%)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6-14.6 | 58.52 | -76.76到-75.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2.8-13.8 | 60.53 | -78.85到-77.20 |
注:本公告所载2023年年度主要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数据以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思路,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40多个国家、省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拥有专利授权998件,其中发明专利312件、实用新型专利686件,公司旗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二甲基亚砜绿色高效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各类标准84项。
2、资源与成本优势
公司总部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磷矿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石储量约4.12亿吨,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公司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公司充分利用兴山区域丰富的水电资源和良好的光照资源,建成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7.84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13个,总装机容量1828千瓦。丰富的绿电资源能够为兴山区域化工生产提供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也为公司未来在“双碳”背景下参加碳交易争取更大有利空间。
3、产业链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形成了规模大、种类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链,现有食品级、牙膏级、医药级、电子级、电镀级、工业级、饲料级等各类产品15个系列591个品种,是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加快实施以高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战略布局,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及成果转化,全面提高资源、能源自给率,推进磷化工、硅化工、硫化工、氟化工融合发展,形成了“资源能源为基础、精细化工为主导、关联产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4、市场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等地设立营销平台,通过欧洲化学品Reach等资质认证,同陶氏化学、联合利华、英特尔、SK海力士、可口可乐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亚欧美非等116个国家和地区。
5、环保治理优势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湖北首站来到兴发集团,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公司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更大力度推进长江大保护,完成“关停、改造、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树立了沿江化工企业践行生态文明发展观、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的新标杆。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在封堵全部直排口基础上重点推进工艺改进和环保提升,园区综合排放削减30%,年取水量同口径下降50%,四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外排废水有机磷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公司按照循环化发展思路集中建设大园区,追求工艺耦合集成,将各个环节副产物转化为其他环节的原材料,通过物料平衡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成功培育了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绿色生态除草剂三大核心优势产业,宜昌新材料产业园被评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依托湖北三峡实验室,与北矿院、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全力攻坚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磷石膏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瓶颈突破,截至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
数据源自: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提供更专业明智的市场报告,让您的商务决策锦上添花。
400-166-9286
181-6370-6525
贝哲斯客服